科學家的工作是什麼樣子?怎樣才能成為科學家?女性也能從事科學工作嗎?孩子們的心中可能一直藏有這樣的疑問。
參加「設計我們的世界」主動探索WORKSHOP,將幫助孩子們尋覓屬於自己的答案:以自導式探究學習來探索科教館「設計我們的世界」展覽,養成主動、自我學習能力;透過團體設計任務,培養設計思考及協作能力;由科學從業人員帶領,一覽各種科學工作的真面目,學習科學的眼光及方法;練習操作各種科技工具,包括程式編寫、硬體操作、資訊整合工具等,並應用於專題實作當中。
在五天的活動中,孩子們將浸潤於科學世界不斷驗證、求證的迴圈裡;期許他(她)們在活動後,更加相信自己能夠投入科學工作,並能從「設計我們的世界」這一展題出發,嘗試加入自己的觀點,對這個世界發揮正向影響力!
課表與主題
第一天:進入科學家的世界
- 展場探索(一):捕捉展覽的一角
- 自主學習準備:學習操作學習歷程軟體、營隊前測、導覽員任務
- 女科學家典範轉移—運算思維篇
第二天:意想不到的科學觀察視角
- 女科學家典範轉移—科學繪圖篇
- 女科學家典範轉移—人體雕塑篇
- 中午自主學習時段:科教館 Tinkering 展區探索
第三天:工程小組出任務
- 展場探索(二):導覽練習與內容探究
- 工程設計任務(一):救援擔架設計工作坊
- 工程設計任務(二):手術解決方案工作坊
- 數位軟體創作:手術挑戰紀錄平台
第四天:當敲敲打打遇上程式碼
- 數位軟體創作:麻省理工學院 Scratch 平台
- 為她們發聲:以人物看板和Scratch軟體,展示蒙塵微光展區之女性
- 工程設計任務(三):與樹共生之坡工作坊
- 數位軟體創作:學習微控制器 Microbit
第五天:科技挑戰任務—動手做設計
- 數位軟體創作:學習微控制器 Microbit 之感測器套件
- 情境故事:以使用者為中心進行情境設定與設計思考
- 工程設計任務(四):我的設計挑戰工作坊
- 回饋與分享(學生導覽分享)
活動策畫: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跨域策展小組
講師團隊:
1.植物繪圖: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黃俊霖博士、專業植物科學繪圖師 楊雪華
2.人體雕塑:和好玩實踐室 林思瑜
3.展示教學:史汀實驗室 周子鈺、王佳琪、余雅雯、游子誼、李佩琪、陳亞馨、周育弘、王愷文
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(SDGs) 與108課綱19項議題出發,在主題式學習中,逐步養成學生主動探索、自我學習的能力。透過操作創新互動科技工具與設計專題實作,共同協作、討論與分享,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正面心態,促進女性參與科學及從事科學工作,讓不同性別觀點,提供科學、設計發展脈絡中,更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。
因應疫情作業,請務必詳閱後再行報名:
- 本活動現規劃(111年4月)以實體課程辦理,活動日程間如國家防疫等級進入三級,本營隊活動將轉為全線上課程。
- 如於完成報名後至實際上課日前需要退費(班)者,請比照本館推廣教育活動報名須知[補繳退費原則]辦理,
網址如下:https://estore.ntsec.gov.tw/docDownload.aspx?docatt_id=123
- 當營隊活動轉為全線上課程,將會主動寄送材料至學員家中,請於報名時務必填寫正確收件地址與聯繫資訊(電話與電子郵件)。
課程時間異動:若發生嚴重天災、疫情,或老師臨時身體不適無法授課等不可抗力因素,行政老師會在第一時間與學員家長聯繫,並通知該堂課之異動後的日期、時間。
因應疫情作業,請務必詳閱後再行報名:
- 本活動現規劃(111年4月)以實體課程辦理,活動日程間如國家防疫等級進入三級,本營隊活動將轉為全線上課程。
- 如於完成報名後至實際上課日前需要退費(班)者,請比照本館推廣教育活動報名須知[補繳退費原則]辦理,
網址如下:https://estore.ntsec.gov.tw/docDownload.aspx?docatt_id=123
- 當營隊活動轉為全線上課程,將會主動寄送材料至學員家中,請於報名時務必填寫正確收件地址與聯繫資訊(電話與電子郵件)。
課程時間異動:若發生嚴重天災、疫情,或老師臨時身體不適無法授課等不可抗力因素,行政老師會在第一時間與學員家長聯繫,並通知該堂課之異動後的日期、時間。